经营有方,成为巨富
林秉祥(1873~1944)出生的紫泥镇由浒茂、乌礁两个冲积岛屿组成,中间隔着中港水道,总面积68平方公里。这个镇位于龙海市的东北部,地处九龙江入海口,东邻厦门市,北接角美镇(台商投资区),西南靠石码镇(龙海市区),与港尾(漳州开发区)隔水相望,是九龙江口一颗璀璨的明珠。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,自古以来紫泥镇出海谋生、越洋打拼的人很多,与角美一样是龙海市最重要的侨乡。
林秉祥的父亲林和坂15岁(清咸丰六年即公元1856年)就由东美一位侨商介绍,带着变卖渔网所得的2元钱越洋打拼,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,终于取得成功。林秉祥幼时在家乡紫泥读私塾,后来到新加坡进入圣茹授斯学校攻读英文。毕业后任丰源航务局秘书科科长,负责管理29艘轮船。他可以用流利的英语与外商打交道,由于调度有方,获利丰厚,晋升为经理。
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林秉祥和弟弟林秉懋合办和丰轮船公司,开始时只有3艘轮船。他多次回到厦门、福州、上海等地参观,还到日本、英、美等国考察,逐步熟悉港口业务,增长见识与才干。宣统三年(1911年),和丰轮船公司改为和丰轮船有限公司,增资500万元,拥有排水量千吨以上的远洋轮船8艘,其中丰庆号排水量达5284吨,是当时罕见的巨轮,航线也扩展到欧洲及太平洋沿岸各埠。另外还拥有20余艘小型轮船,在荷属东印度(印尼)和英属马来亚各港口之间营运。公司每年运载成千上万的中国移民到东南亚各地从事开发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欧洲各大船行减少了在亚洲的运输业务,林秉祥抓住有利时机,进一步扩大营运,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,成了新加坡的“航运大王”,执东南亚航运业之牛耳,睥睨国际航运界。为纪念他开发新加坡所作的贡献,当局又将一个码头命名为“秉祥基”。
为使侨商分散的资金能够集中发挥更大作用,林秉祥还积极倡办银行,服务海外侨商。民国元年(1912年)他与林文庆、李俊源等人合办华商银行,并担任该行第一任总理。接着,又参与筹办和丰银行,民国九年银行资本约600万元,他任董事主席。数年后,和丰银行的分行已遍及星马、印尼、香港、厦门、上海等地,成为东南亚第一家开展国际性业务的华资银行,为促进东南亚工商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他还大规模办工厂、开矿山、垦胶园、兴商会、建银行,成为新加坡集航、工、商于一体的华侨巨挚,是东南亚华侨史上的一代侨雄。1916年被推荐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。
急公好义,造福桑梓
林秉祥一生乐善好施,积德行善,热心公益事业,在家乡可谓有口皆碑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事业有成的林秉祥捐献6万银元扩建当地莱佛士专科学校,因此被英国当局授予“太平局绅”荣誉称号。他热爱家乡,富了不忘家乡,民国三年(1914年)他与弟弟林秉懋合作在紫泥创办祥懋学校,次年为纪念其父改称采蘩学校(其父林和坂又名采蘩),采蘩学校共9所:一校在城内社,二校在溪洲社,三校在霞港社,四校在新洋港社,五校在草洪社,六校在金定社,七校在巽玉社,八校在吉贝社,九校在仁和社,分布在紫泥各村,覆盖全岛。这些学校的经费全都由林家兄弟负担。他不但出钱还出力,几次还乡亲自勘定校址,充实设备,物色师资,四处奔波,不遗余力。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学生,许多学子成为国内外卓有成就的人才。
林秉祥还创办“采蘩医局”,聘请漳州名中医为穷人免费施医赠药,聘请两位医生,并配有两班轿夫,如遇急症则抬大夫赴病人家诊治。他和弟弟林秉懋自备基金银元三万一千元,在漳州广建不动产业,计有南市场场房一座、始兴北路(即府埕)店屋毗连十座、中山公园西门口附近(现新华西路)西园旅社房屋全座,以这些房产的租金作为采蘩医局经费。他创办“采蘩慈善会”,全岛的孤贫寡不分姓氏,每人每月给三斗大米、两块大洋;穷人死后无法收殓的,则施棺施赈。每年岁暮,发渡岁金给穷苦人,每年受惠者约两千人。他在新加坡租房创办“福龙茂”(福建龙溪浒茂的简称)行,凡乡亲入星洲,通过福龙茂行到厦门登上“丰”字号轮船,一概免费,抵达新加坡来到福龙茂行,就像到家一样,住宿伙食一概免费,直至找到工作为止,这为国人越洋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他为解决家乡地少人多劳力过剩的问题,还兴办工厂发展生产,在紫泥开办建祥纱织厂(后改名建祥针织厂),在石码开办建丰酒厂,招聘当地农民工。他还与人合资在石码镇创办华泰电灯公司,使石码镇成为漳州地区首先用电加工和照明的集镇。还与陈之麟(民初曾任福建省财政厅长)、陈启祥等人,集资银三十二万元,在漳浦万安开办丰祥公司,垦荒开办农场,购进榨糖机器创设糖厂,从爪哇购进蔗种,大力推广,对本省甘蔗生产产生了革新效应。此外,捐资在浒茂洲内修筑道路,两边铺垫石板,方便民众出行。
为改善农村卫生设施,他动员农民把厕所、牛舍等都移设村外。不惜重金在溪洲社购地几十亩建造一个公园,以供四乡农民观赏休憩。这很类似于现在的“农村环境整治”。他还提倡移风易俗,主张节约办婚丧事,约请各社家长共同议定:外社结婚最多只许办婚宴四席,本社的采用文明结婚仪式,一律不办酒席,只请喜糖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林秉祥接受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,也力图在家乡“移风易俗”,推行文明新风尚。
林秉祥爱国爱乡、造福桑梓的义举,在当时就产生过广泛影响,他曾受到当时福建省政府的明令嘉奖,国民党政府交通部聘他为顾问,北京红十字会特颁给奖章。民国四年(1915年),国民政府大总统向他颁发三等嘉禾勋章和“急公好义”巨匾。
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,林秉祥因透支和丰银行款项无力偿还,辞去和丰银行董事主席职务,又被迫将和丰轮船公司的船只出售偿还债务。1944年2月,病逝于新加坡,享年71岁。(有的史书记载他逝世于1934年,有误。)1947年5月,按照林秉祥的遗嘱,其灵柩在儿子林绍鹏的护送下,由“丰盛”专轮移回家乡,葬于“番仔楼”西假山“坟园”。当时参加葬礼的人夹道而立,排成长龙,祀祭七天。
留下遗迹,值得保护
如今,林秉祥已经离开人世近70年,他留下的遗迹也多废弃损毁,不复存在。剩余的林秉祥遗迹已经不多,弥足珍贵,急亟保护。
位于龙海紫泥镇溪洲村大厝内的林秉祥故居俗称“五落”和“二落”。其中“五落”是结构和样式相同的5座红砖民居建筑连缀组成,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。与“五落”相距不过百米的“二落”则是结构和样式相同的2座红砖民居建筑连缀组成,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。故居坐北朝南,整齐有序,卷棚式屋顶装饰,前有埕院,后和左右有廊房。墙壁、门窗、石阶到处都有精美的雕刻,大厅里的八仙桌、太师椅和大屏风的雕刻和彩绘更是精致细腻,连大门上的铜门环也十分考究,铸造得非常美观大方。故居四周有护厝水渠围绕,要进入建筑必须通过可拉放的木板小桥,如今这些水渠基本上已被填平。故居已经建成百年,现在显得有几分陈旧破败,屋前又堆满培植蘑菇的牛粪,比较脏乱,然而却风韵犹存,可以窥见当年曾经的繁盛辉煌。只要略加整理修缮,就可恢复原貌,再现典雅。
溪洲采蘩学校的校址则是如今紫泥镇仅存的“番仔楼”,楼内有的房间里墙体上还可以看到表面剥落严重的黑板,上面还画着值日师生表,这是当年采蘩学校的教室。楼前原来是一片花园、一口池塘,还有许多果树、各种名木,据说当年四周绿化相当美观。现在整个校舍布满蜘蛛网,堆满杂物,四周长着高高的杂草。不过,从装饰考究的走廊和门窗可以看出当年建设者的用心。因为当年农村多为砖木结构,像这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比较少见,所以当地村民都称之为“番仔楼”。
现在,林秉祥故居已经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修缮保护,有人提议在这里建一个林秉祥纪念室。有些研究者把他与同时代的陈嘉庚相提并论,认为林的实业不亚于陈,但名气远不如陈。林秉祥作为海外事业的开拓者、家乡现代工业的先驱者、现代文明的倡导者、公益事业的实施者,不愧为华侨的一面旗帜。